
《 殯儀服務指南 》
生命旅途難免經歷要為親友辦理身後事的情況,但並非每個人都有充足準備面對,屆時變得狼狽甚或蒙受金錢損失,所以我們希望整合殯儀服務相關資料,讓大家早有相關概念。以下就為大家帶來一個簡單指南,列出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。
1.殯葬流程

2.申請死亡文件
一般親友去世後,不論是自然死亡或非自然死亡,都需要領取死亡證明或埋葬許可相關的文件,而殯儀館多數會提供相關協助服務,惟需要注意妥善保管,不應倉卒將這些文件交付到殯儀公司,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。
保管好文件之後可以尋找公司機構安排喪殯事宜,家屬需要留意所耗費用,選擇出殯及安葬的儀式、儀式宗教等。例如選擇在殯儀館出殯可讓親友到場悼念,但收費亦相對較高;不想鋪張,希望儀式從簡亦可選擇直接從醫院出殯然後火化或安葬遺體。
3.殮葬商(長生店) 與 殯儀館
如沒有相關經驗或非業內人士,大家未必知道殮葬商(或稱長生店)與殯儀館其實並非一體。兩者提供的服務大同小異,分別在於後者有自設靈堂,而殮葬商則要向殯儀館租借靈堂,但當然亦有不用靈堂出殯的「院出」服務。
殯儀館與殮葬商均是因應家屬需求和價錢去聯絡合適機構辦理喪事,殯儀館設有殮房與靈堂等設施,不用向外租借,棺木價格普遍已包括租借靈堂及基本項目收費;
殮葬商則多以套餐形式提供服務,服務涵蓋範圍與套餐價格相對,有部分套餐未計算租借靈堂費用,家屬需要自行衡量需要及經濟能力,甚至可以尋求相熟殯儀公司事先格價。
4.考慮喪禮儀式
若能負擔殯葬費用,可選擇在殯儀館舉殯,讓親友悼念離世者;若經濟能力有限或親友不多,希望簡化儀式,可選擇在醫院或公眾殮房出殯,然後安排火化或土葬。
儀式方面,除了傳統習俗或宗教信仰的不同,亦應考慮先人和家屬的意願與經濟條件。喪禮儀式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別:
佛教與道教 | 基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與信仰,不少人會採用佛教或道教的喪禮儀式。 聘用進行法事的人數,並無特別規定,要視乎家屬的取捨,部分收費已包括基本紙紮用品。 |
---|---|
基督教與天主教 | 視乎相關宗教儀式,會在教堂或殯儀館內由先人生前所屬教會的神職人員 舉行彌撒或安息禮拜,設有追思環節、詩歌班唱詩或祝禱等。 |
維新派 | 不採用任何宗教儀式或鄉例習俗,整個儀式並無任何特定程序, 只是在靈堂內設置先人相片供人弔祭,靈堂的佈置較簡單。 |
5.問明各項收費
問明各項收費 |
---|
殯葬儀式和使用的物品繁多,除禮堂和棺木外,還有很多雜項開支,例如靈堂布置、紙紮品、香燭祭品、花牌花籃、員工服務費、利是等,應向服務商逐一問清楚收費,並在單據上列明相關收費。 若選擇套餐服務,應問清楚具體內容,包括靈堂可容納人數、棺木尺寸、堂倌服務時數、法師或祭品數目,及有否雜項開支等。 |
消費者如何判斷殯儀服務收費是否合理? |
以喪禮中的法事為例,使用的紙紮品實物雖可量化,但法事功德、誦經等為無形之物,較難量化及規範。假設消費者租用殯儀館的房間(非禮堂)辦理無宗教儀式的喪禮,即沒有打齋或其他法事,合理收費約為$2萬多至$3萬。 |
6.選擇合適棺木
若採用火葬,可考慮是否需要昂貴的棺木。一些中式棺木的體積較大,難以放入火化爐內火化,較適宜土葬用,而鑲滿金屬裝飾物及裝上許多附件的西式棺木,亦不適宜火化。因此,採用火葬可選用一些木質較薄、價錢較相宜的棺木。

各款西式棺木 ( 圖片來源 : Bare Cremation )
7.決定勿倉促
消委會曾接到投訴,有消費者在最初為先人選擇了3.3萬元的服務,卻在交付訂金後,才得知費用並不包括棺木、花圈、喃嘸師傅等服務,惟消費者因不想影響家屬心情,最終連同所有服務和雜費共支付了8萬元,但認為公司在家屬心靈脆弱時以不當手法推銷。
以上案例只屬同類案件之鳳毛麟角,明白家屬在承受沉重傷痛之際處理繁瑣身後事絕不容易,但仍希望家屬選用殯儀服務時注意以下數項:
1. | 因應需要考慮出殯地方 |
---|---|
2. | 保持冷靜,勿倉促作決定 |
3. | 保管先人的證件及相關文件 |
4. | 問明各項收費 |
5. | 選擇合適棺木 |
6. | 要求將物料與收費細項列明單據 |
7. | 考慮經濟能力 |
8. | 無須與人比較 |